贵州省息烽县检察院以数字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作为检察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与引擎,不断开辟新机,以破局之态深挖数字资源,在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之路上深耕不辍,通过不断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院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检察理念,通过“数字+检察”,让办案更高效、监督更有力。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中,检察官通过数据比对挖出交通肇事案背后的“顶包”诈骗案,并根据办案实际建立了“交通肇事顶罪衍生犯罪法律监督模型”,针对交通事故中有酒驾、无证驾驶等情节不能理赔而冒名顶替、保险诈骗现象频发的情况,对车主与肇事人不同或多次报险赔付的案件进行重点审查,精准定位可疑线索,有针对性地发掘保险诈骗等立案监督线索。目前,通过对保险公司及公安机关数据比对筛查,发现线索40余条,从中发现5起交通肇事后顶罪案件,数字检察驱动法律监督成效初显。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事关人民利益。根据社会保险法中对被侵权人不能同时得到医保报销和侵权人赔偿的规定,我院聚焦医保重复赔偿问题,与开阳县检察院合作构建了“医保重复赔偿监督模型”,调取两地法院近3年来涉人身损害赔偿类裁判文书等数据,通过对案发时间、有无医保报销等基础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发现涉及医保重复赔偿线索6条。此外,我院在运用“交通肇事顶罪衍生犯罪法律监督模型”进行数据比对时,发现同一地点一定时期内发生4次以上交通事故的异常线索44条。针对这一情况,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立即对线索涉及地点进行调查,发现部分道路确实存在设计缺陷、警示标志缺失、路况损害未及时修复等问题。对此,我院已公益诉讼立案2件,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办理一案、牵出一串、治理一片”的效果初步显现。
数字检察是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运用大数据筛查、比对、碰撞,有助于从数据中发现总结类案特点和规律,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我院按照“解析个案-类案思考-梳理要素-构建模型-数字监督-社会治理”的监督路径,不断聚焦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强化融合履职,着力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聚焦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问题,以个案监督模式为蓝本,构建“社区矫正脱漏管法律监督模型”,一体推进社区矫正脱漏管类案监督,同步促进监督漏罪、重新犯罪、收监执行等其他监督有序推进,确保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出实效。自该模型在贵阳全市推广运用以来,共推送贵阳市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案件线索121条,核查监督纠正漏管15人次、脱管30人次,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大数据”核查实质化,推动法律监督智能化。通过对类案的监督,针对暴露出的社会治理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法律监督和社会治理的双赢多赢共赢。
为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我院组建了数字检察办案团队。该团队主要负责深挖个案背后的问题,从案件办理或异常数据中,总结归纳监督点和监督规则,结合技术支撑一体构建监督模型。此外,针对基层院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的情况,我院积极寻求与上级院合作,在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模型建设等方面争取到贵阳市检察院的大力支持,建成了“贵阳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息烽实践基地”。该基地组织业务骨干对“有特点”的个案进行分析,梳理出了一批监督点,通过业务规则梳理、数据调研获取、数据分析验证等,培育了一批本地大数据法律监督创新模型。